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736916953/2022-004819
  • 2021-10-30 15:12:00
  • 關于印發《遜克縣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 遜政辦規〔2021〕3號
  • 現行有效

關于印發《遜克縣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日期:2021-10-30 15:12 來源:
【字體:

遜政辦規〔2021〕3號

 關于印發《遜克縣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直屬各單位:

經縣政府十七屆六十一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將《遜克縣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遜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0月29日

遜克縣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完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建設,及時救護受傷野生動物,妥善處置野生動物,特別是虎、豹、狼、熊等兇猛野生動物與人發生沖突,在野生動物突發事件中對意外受傷、患病的人和野生動物個體實施有效應急救助,確保人民群眾安全和野生動物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參照《黑龍江省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黑河市野生動物意外傷害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人和野生動物及人工圈養野生動物應急突發事件。包括受傷野生動物的收容救助和野生動物與人、畜等發生沖突的處置。

2工作原則

2.1統一領導,分級管理

根據突發事件的性質、范圍、危害程度和發展變化,對人與野生動物沖突突發事件實行分級管理,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野生動物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2.2快速反應,加強合作

要建立和完善野生動物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應急體系、應急反應機制和應急處置制度。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發生事件時,在政府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按職責分工要通力合作,資源共享,快速有序應對突發事件。

2.3科學防范,群防群控。

野生動物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應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學,掌握野生動物分布、活動規律及習性,要強化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的技術保障和物資儲備,要加強事件發生地的應急能力建設,實行區域聯動,做到勤演練、早控制,防止突發事件升級。

3事件類型

——野生動物進入人類活動區域形成較大潛在威脅;

——野生動物個體攻擊人類;

——野生動物個體意外受傷;

——野生動物因體弱、饑餓、疾病、遭遺棄等原因喪失或部分喪失野外生存能力。

3.1事件級別

根據野生動物意外傷害嚴重程度及自身安全風險等級,分為以下三級:

Ⅲ級:一般突發事件:

受傷不嚴重的野生動物,經簡單救助后能夠放歸野外;偶發的野生動物傷人;野生動物幼崽在具備獨立生存能力前被遺棄;野生動物個體活動對鄉鎮、社區(村屯)居民構成潛在威脅。

Ⅱ級:較大突發事件:

野生動物身體受傷、病情較重,嚴重影響其生存能力,不加以救助將影響其存活;野生動物在居民區(村屯)附近傷人;野生動物個體活動對鄉鎮、社區(村屯)居民構成潛在重大威脅。

Ⅰ級:重大突發事件:

野生動物個體嚴重受傷或患病,危及生命、存活;野生動物發生重復性傷人事件;野生動物個體活動對鄉鎮、社區(村屯)居民生產生活構成嚴重影響。

4組織管理

4.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縣林草主管副縣長

副總指揮:縣公安局局長

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

成員單位:縣林業和草原局

縣公安局

縣應急管理局

縣委宣傳部

縣輿情信息中心

縣交通運輸局

縣衛生健康局

縣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

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遜克縣林業和草原局,成員由指揮部成員單位抽調相關人員組成。

4.2專家組: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野生動物意外傷害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需要組建專家委員會,為應急處置提供技術支持。

4.2.1治療搶救組:由縣衛生健康局、縣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組成。按職責各負其責。

4.2.2后勤保障組:由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應急管理局相關人員組成。按職責各負其責。

4.2.3安全保障組:由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員組成。按職責各負其責。

4.2.4輿情控制組:由縣委宣傳部、縣輿情信息中心、縣林業和草原局相關人員組成。按職責各負其責。

4.2.5動物飼養組:由遜克縣自然保護區服務中心,相關救護單位人員組成。

4.2.6預警監測組:由縣林業和草原局商有關單位抽調相關人員組成。

4.2.7通訊聯絡組:由縣林業和草原局商有關單位抽調有關人員組成。

4.3應急響應職責

4.3.1應急救援指揮部

應急救援指揮部(包括專家組)負責統籌部署應急響應工作,決策批準Ⅰ級、Ⅱ級、Ⅲ級突發事件的等級確認、應急響應程序的啟動、突發事件信息的統一上報和發布以及應急響應后宣布解除的確認。

4.3.2應急響應管理辦公室

負責應急響應工作的組織實施,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部署,組織啟動實施Ⅰ級、Ⅱ級、Ⅲ級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程序和宣布解除應急響應的發布。

4.3.3應急救援小組

(1)監測評估組(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專家組成):

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響應管理辦公室均設立監測評估組,負責突發事件類型和風險等級評估以及應急響應過程中的跟蹤監測和管理。

(2)安全保衛組:

由事發地人民政府和公安等相關部門負責野外救援過程中人員及救助對象和事發現場的安全保衛和警戒。

(3)通訊聯絡組:

負責應急響應過程中全部信息往來、通訊聯絡及實施信息發布等。

(4)醫療救護組:

由專業獸醫、醫護人員和專家共同組成,負責野外應急救援過程中被救助對象(包括受到傷害的人員)的保定(或保護),傷口、病情的應急處置和救治工作等。

(5)后勤保障組:

負責應急響應過程中的后勤保障,包括資金、相關物資、車輛、急救設備、槍支、藥品、人員、交通、食宿等需求。

(6)動物飼養組:

負責救護后的動物康復、監護、飼喂、護理、衛生防疫消毒和檔案記錄等工作。

5信息管理

5.1信息記錄

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全程均需專人進行記錄并獨立建檔留存,檔案記錄信息內容包括:

——信息來源:事發地點、發現及上報時間、報告人、確認時間;

——應急處置過程:突發事件級別確認、應急啟動時間、參與應急響應人員、應急響應過程、應急解除時間;

——后續處理:現場清理程序、醫療救治措施、動物安置結果。

5.2信息發布

5.2.1社區公告

突發事件對當地鄉鎮、社區(村屯)居民安全構成威脅或潛在威脅的,應經應急指揮部確認批準后,由應急管理辦公室及時協調當地政府向事發地周邊社區發布公告,發布應急程序、范圍及內容。

5.2.2輿情引導

向當地社區發布公告時應同時做好輿情引導工作,指導鄉鎮、社區(村屯)居民科學防范,降低威脅級別,控制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嚴格管控信息傳播的范圍和權限,避免不實信息的傳播。

5.2.3信息發布

突發事件及應急響應處置相關信息,根據動物保護級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或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授權后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布。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突發事件信息。

6應急響應

6.1響應分級

按照突發事件級別,本預案應急響應分為三級(即Ⅲ級、Ⅱ級、Ⅰ級)。

6.1.1Ⅲ級響應

應在第一時間向當地政府和公安機關報告,由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立即封鎖事發現場,迅速向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報告。涉及鄉鎮、社區(村屯)居民安全的情況下,應及時協調鄉鎮及以上級別人民政府向周邊鄉鎮、社區(村屯)村委會、街道辦發布信息公告,詳細說明事件情況,并由當地政府和公安機關立即對人和動物活動區域和范圍實施警戒和封閉管理。在2小時內派遣監測評估組、醫療搶救組、安全保衛組人員赴現場進行跟蹤、監測、施救,處置措施涉及麻醉的,需經應急救援指揮部授權批準,嚴格管控相關信息傳播范圍和權限。

6.1.2Ⅱ級響應

在Ⅲ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應急救援指揮部在確認事件3小時內將信息上報縣委、縣政府、市林業和草原局。在2小時內組建醫療救護組、監測評估組赴事發地現場,協調當地政府與公安部門聯合在事發地進出路口設置檢查崗,禁止人員、車輛進入事發地,向進入事發地車輛發放警告通知單,禁止乘車人員在事發地下車。涉及鄉鎮、社區(村屯)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協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向事發地周邊鄉鎮、社區(村屯)發布緊急事件公告。由監測評估組出具處置意見,經應急救援指揮部批準,采取有效措施,持續跟蹤監測、捕獲遷至偏遠地區釋放、救助恢復、遷出野外等措施,對外官方發布消息要由應急指揮部最終確認,報請省林業和草原局授權批準后統一發布。

6.1.3Ⅰ級響應

在Ⅱ級響應措施的基礎上,每日向縣委、縣政府,市林業和草原局以郵件或傳真形式報送事件進展和處理措施。涉及鄉鎮、社區(村屯)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協調當地政府與公安部門聯合,封鎖進出事發地路口。監測評估組出具處置意見,經應急救援指揮部批準,采取救助措施,媒體新聞報道和官方發布,要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準后統一發布實施。

6.2緊急避險

在監測、救護野生動物及救助受傷人員過程中,當野生動物對相關人員產生威脅時,可以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6.3應急解除

應急響應在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情況下解除:

(1)經監測評估組評估不予干預的;

(2)經監測評估組評估,影響野生動物個體存活的傷病得到有效處置,且對周邊社區(村屯)居民威脅消除的;

(3)野生動物個體送至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被成功救護的;

(4)由于捕獲失敗等其他原因,經監測評估組評估,由應急指揮部批準,應急響應應予解除的。

7保障措施

7.1應急隊伍保障

組建依托科研監測人員、麻醉師、保定人員、獸醫、醫院醫護人員等在內的野外救助技術團隊(應急救援團隊),通過專業的技術培訓提高野外救護水平和技能,確保應急救援各項救治工作的正常開展。

7.2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配置野外應急救治所需的設備、裝備,包括:

——野外運輸車輛和運輸籠箱,接送救助人員、運送應急救助物資、運輸被救助動物;

——各類麻醉(麻醉槍、吹管及麻醉藥品)、保定設備,急救醫療器械、藥品;

——救助人員野外防護用品;

——收容、隔離、治療、監測相關場地和設備;

——飼養管理相關設施、設備。

7.3應急經費保障

各級財政部門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負責本級應急響應工作所需經費。

 原文下載:遜政辦規[2021]3號

責任編輯:政府辦

【打印本文】 【關閉】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信息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